笔趣阁 > 求生在西晋末 > 第672章 东晋变天(下)

第672章 东晋变天(下)

笔趣阁 www.biquge12.com,最快更新求生在西晋末 !

    翌日一早,天子司马绍驾崩的死讯很快传遍四方,除了少数悉知内情的?34??,大部分公卿贵族、庶民百姓全都惊呆了!

    任谁也没想到登基仅仅才两年,一向有英明神武之称的司马绍竟追随其父元帝脚步,驾鹤西去。

    尽管官方给出了死因,不过,还是有部分议论隐隐指向了世家大族。

    毕竟世家与天子因新政一事早已势同水火,这是路人皆知的事实!

    没有人怀疑世家的能量,当初他们能将司马睿困在皇宫中把持朝政,今日自然有机会暗中弄死一个天子,而不留下任何蛛丝马迹。

    天刚蒙蒙亮,朝中有品级的官员纷纷换上素服,前往皇城拜谒天子棺椁。

    现场只有真正感到悲痛的司马宗室在痛哭流涕,而其余世家大族仅仅面露悲戚而已。

    但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责世家,司马宗室同样不敢。司马绍一死,让刚刚有点儿复兴的宗室力量遭遇重创,东晋再次回到由世家掌控的局面,而皇室彻底沦为了傀儡、陪衬。

    司马绍之死、新政被废固然可惜,但却因此让东晋内部结束纷争,从而拧成一股绳对抗燕国,从这个角度来说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一直持续到正午,待拜祭告一段落,公卿大臣们陆陆续续集中在旁边大殿内。殿首玉阶之上,象征着大晋最高权力的宝座,已是空无一人。

    庾亮放眼一扫,见人皆到齐,遂轻咳一声,朗声道:“先帝正值壮年,却突然晏驾,着实令人震惊而又悲痛!然逝者已去,生者已矣!我等应该继承先帝遗愿,复兴大晋。”

    顾和随声附和道:“不错,中书令大人所言甚是,先帝虽去,但还有世家在,日后我等必将尽心辅佐新帝,为大晋的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,那是!”众人连忙跟着应道。司马绍的死亡,除了宗室与唯一的一个次等士族出身的卞壶有怀疑外,几乎没人去关心,众人关心的是司马绍的身后事,关心的是接下来新一轮的利益分割。

    庾亮接着道:“先帝既已晏驾,依礼当进谥庙二号,请诸位当庭议立。”

    陆晔接过来,沉吟道:“思虑果远曰明,任贤致远曰明,总集殊异曰明,容义参美曰明,内治和理曰明,智能晰理曰明,故晔以为,当谥为明!而先帝重威严,整法度,广廷严居,众人之所肃也,肃者,持事振敬也,当进为肃宗!”

    说实话陆晔给出的庙号和谥号,都与司马绍很相配,看来世家行事还是有分寸的,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。

    有关皇帝的庙号、谥号,在西汉以前是件很严谨的事。

    以西汉为例,共历一十二帝,仅有一祖四宗,这说明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资格进庙号。

    及至东汉,情况有了变化,谥号虽然也有恶谥,如桓灵二帝,但庙号已是普及开来,所有的皇帝都被进予庙号,又多以褒义为主。

    因此,殿内各公卿大臣、宗室亲王听了陆晔意见,均是连声称善。

    庾亮闻言点点头道:“既然诸位无异议,先帝当进为孝明皇帝,庙号肃宗,我等身为人臣,自该筹备丧礼。然则,国不可一日无君,当依遗诏立皇子衍为帝!”

    “皇子年幼,无法理政,在其亲政之前,当由太后临朝听政!”

    太宁二年,五月中旬,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由建邺传遍四方。

    登基仅仅才两年的司马绍突然病故,遗诏传位儿子司马衍。

    鉴于司马衍年幼无法理政,暂由外戚庾亮、太后庾文君、陆晔、郗鉴、王导等辅政。

    当司马绍驾崩的消息传至淮南时,犹如一颗石子投入湖面,荡起一片又一片涟漪。原本蠢蠢欲动的淮南三镇,再也按捺不住内心野心,郭祖苏勾结在一起欲联合起兵南下江东。

    这日,郭默、祖约二人秘密来到盱眙拜访苏峻,就起兵一事进行最后一次磋商。

    房间内沉默了一阵后,祖约最先开口:“两位,在下考虑再三,认为南下攻占江东的计划十分可行!若此计划一旦成功,我们三人很有可能将跳出淮南这块死地,由此避开直面燕军的威胁!”

    祖约的话引起了苏峻、郭默两人共鸣,不在淮南无法理解三人面临的压力有多大,几乎每日每刻都生活在恐惧当中,时时担心燕军会突然南下。若有机会离开淮南,到富饶又安全的江东内陆去,相信三人中没有一个人会拒绝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可我们以什么理由起兵呢?”郭默问道。

    “清君侧!就以清君侧名义起兵!”

    “此次举兵对淮南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,眼下燕王举兵西征,深陷西域,暂时无暇南顾。只要我等顺利攻取建邺,夺取江东为根基,即便日后燕王西征归来,又能奈我何?”

    “反之,若错失眼前机会,日后淮南三镇不是被燕国吞并,就是被朝廷一一剪除兵权,得个闲职养老罢了!”

    说到这儿苏峻起身道:“而今天子刚刚即位,且年幼无知,朝廷内外人心惶惶,唯有荆州陶侃是为劲敌。我等三家起兵后,当迅速渡过长江直扑建邺,只要攻下建邺,将皇帝、大臣控制在手中,我们三人就可挟天子以令不臣!”

    “到时对付陶侃只需一道圣旨可矣!”

    挟天子以令天下!惊闻此言,祖约、郭默两人眼放精光,再也按捺不住,纷纷叫嚣着渡江南下,打破建邺。

    见祖、郭再无异议,苏峻遂一锤定音道:“本将正式宣布:南下计划正式开始!大军兵分三路,由你我兄弟三人分别指挥,于三日后开始渡江,渡江后各军直扑建邺!”

    淮南作乱的消息传回建邺时,朝廷上下一片哗然!

    但却没人将淮南三镇放在眼里,庾亮、王导、郗鉴等则是有条不紊调动兵马平叛。

    今时不同以往,当初王敦作乱时,世家与朝廷并非一心,不然也不至于让王敦轻易得了建邺。

    如今司马绍一死,朝廷与世家之间再无隔阂,面对团结一致的世家,淮南作乱在众人眼中只是癣疥之疾罢了。

    很快朝廷便下诏任命征西大将军、荆州刺史陶侃以及江州刺史应詹为征讨都督,负责剿灭淮南叛乱。

    同时庾亮、王导、郗鉴、卞壶不断往建邺调集兵力,以加强各处防守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淮南之乱爆发,消息很快被燕国获知,内阁上下不敢怠慢,立即召开紧急会议。

    眼下燕王出征未归,这等大事自然由内阁决断。

    “诸位都看过最新军报了吧?我燕国当何去何从?”待众人看过军报,裴嶷朗声问道。

    “这还有什么可说的?当趁着江东大乱之际立即举兵南下,即便拿不下江东,也得将淮南收复,再不能任由淮南割据下去!”莫含沉声缓缓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嗯,世容此言大善,淮南为江东屏障,一旦为我燕国占去,江东便不足为虑!”

    裴嶷见众人都赞同南下之策,当下立即以内阁名义传令毛宝、曹宏,让两人分别由豫徐两州出兵,在水师协助下,强渡淮河收复淮南。

    “大王走到何处了?”

    这时,高瞻突然开口问到卫朔行踪,如今为了迷惑外界,只有内阁知晓卫朔已东归。

    “前段时间来报,说大王已到了高昌,眼下差不多已进入凉州地界。据估计,至少还需一个月才有可能回到洛阳。”

    “还要这么久啊,如今局势一日三变,也不知大王能否赶得上。”(未完待续。)